网上综合办公
|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
三农数据库
今天是2018年04月25日 星期三
首页
三农概览
·河南省情
·三农简介
政策法规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
·历年省委一号文件
·中央及部委文件
·省委省政府及厅局文件
·政策解读
观点观察
工作简报
·农村要情
·农村工作参阅
·咨询专报
专题专栏
·“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
·2018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专栏
·十八届六中全会 省十次党代会
·2018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专栏
·乡村振兴战略专栏
机关建设
·党建与精神文明
·平安河南建设
·公文处理
·文件通知
·学习园地
公开专栏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国办发布二〇一八年部分节假日安排
[12-01]
市县要闻
更多>>
·
周口:河南省小麦重大病虫害...
·
兰考:碧桂园河南区域•河南...
·
信阳:商城县举办首届“插秧...
·
郑州:郑州市举办粮食生产功...
·
濮阳:开发区发挥组织优势推...
·
三门峡:全省首单农机互助保...
·
洛阳:河南省2018年秸秆禁烧...
·
开封:杞县建立“平安特派员...
·
信阳:平桥区2018年粮食工作...
·
巩义:省农业厅到巩义开展第...
领导论三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领导论三农
陈晓华:推动农民在广阔天地创业创新为农业农村经济增添新动能新活力
文章来源:
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07-05 10:00:59 浏览次数:
次
一、农民创业创新意义重大
近年来,广大农民在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下,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积极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和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农民创业创新是蓄积农业农村经济新动能的必然选择。随着资源要素驱动逐步减弱,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推进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农村能人等群体,以自身资金、技术和经验积累在农村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多要素聚集、多产业融合、多经营主体培育,有利于推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培植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二)推进农民创业创新是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去产能的推进,农民外出就业压力增大,结构性矛盾凸显。推进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民在农村创业创新,使他们“如鱼得水”、施展才干,在充分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从单纯打工的就业加法变为创业带就业的乘法,有利于带动更多的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局面。
(三)推进农民创业创新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迫切需要。随着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等景象出现,今后“谁来种地”的问题尖锐地摆在面前。推进具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现代经营理念的农民工和大学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向农村输送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有利于储备和培养大量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四)推进农民创业创新是聚集农村资源要素的有效手段。随着现代农业推进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壮大,越来越需要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成果支撑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各类人才到农村,放飞自己创业创新的梦想,吸引工业和城市资源要素向农业和农村聚集,有利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创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同推进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二、农民创业创新成效显著
当前农民创业创新风声水起、成效显著,有许多可喜变化。
一是创业人数越来越多,创业新热潮正在形成。到2015年底,农民累计创办2505万个中小微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40多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7万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250万家(其中农民合作社153万家)。近5年返乡创业人数增幅均保持在两位数左右,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已超过450万,约占农民工总数的2%,“十二五”期末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比例也达到1%。
二是创业领域越来越宽,产业融合创业明显增多。创业领域逐步覆盖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经营、特色工艺产业等农村一二三产业,创办的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并呈现出融合互动、竞相发展的趋势。
三是创业起点越来越高,现代要素投入明显增加。返乡创业主体素质更高,抱团创业更多,管理方式更新,广泛采用了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并且融入到当地的现代农业和特色经济中去。目前有54.3%的返乡创业者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了解信息、政策法规并进行营销推广。
四是创业服务体系越来越健全,扶持措施明显加强。各地结合实际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比如提供创业资助券,对农民创业者给予政策性贷款授信;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孵化器”和“保育箱”;加强创业培训,2015年各地共培训返乡创业人员1.83万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近40万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培训农场主4000人次,培训5000农民网上创业人员;通过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组建创业联盟、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展示推介等,营造创业氛围;制定“候鸟回归”计划和“春风行动”“农创客行动”,为农民创业者提供各类服务。
这些变化来之不易,这些成效值得肯定,我们要很好地总结各地的经验,积极宣传推广。
三、推动农民创业创新任重道远
要看到,当前农民创业创新还存在一些特殊困难和问题。用地难是创业的第一道瓶颈,融资难是创业的第二道瓶颈,吸引人才难是创业的第三道瓶颈,创业风险高是创业的第四道瓶颈,这些都需要方方面面采取切实措施加以化解。当前,推动农民创业创新,要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以“创设落实一批政策,搭建一批平台,培育一批带头人,总结推广一批典型模式,建立一套服务体系(五个一)”为工作布局,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创新服务工程。
在工程实施上,一是落实和创设农民创业创新政策。打通创业创新扶持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能落地生根。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农业农村补助项目等向农民创业创新倾斜。支持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创设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二是培育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利用现有培训资源网络、远程传输、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和培训机构,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职业技能等培训计划,培育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和农民创业创新辅导师,广泛开展农民创业技能培训。三是搭建农民创业创新平台。利用现有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园,真正让农民创业创新园成为好的抓手;利用名村、企业、园区和农贸市场,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创新见习基地。
在推进方式上,一要建立工作机制。要像抓农业和粮食生产那样抓农民创业创新,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不断完善农民创业创新工作内容,形成高效运行的长效机制,把工作落到实处。二要坚持典型引路。总结推广一批农民创业创新模式,引导广大农民在创业创新中学习借鉴。开展农民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培育宣传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三要提供公共服务。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实施职业培训行动。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开展农民创业创新综合性服务和专业类服务,办好各类促进创业创新的公益活动。
(此文系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农民创业创新经验交流活动上的讲话,有删节)
中央部委
中央人民政府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中国农业部网站
国家统计局网站
水利部黄河委员会
省级部门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
河南省水利厅网
河南省林业厅
河南省统计网
河南省粮食局网
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河南省南水北调网
河南省供销社—中原合作网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气象局
河南省农机信息网
河南省畜牧信息港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网站
河南农业信息网
各省(市)农办
北京农工委
天津农工委
上海农委
重庆农委
湖南省委农工部
山东三农网
新疆农办
浙江三农网
贵州农委
四川省农工委
市县农办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商都农网)
中共洛阳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
许昌农业信息网
民权县委农办
信阳市三农网
国内新闻网站
中国农业新闻网
大河网新农村频道
人民网三农理论频道
新华网河南频道
四川三农新闻网
新农村商网
中原三农网
实用查询
河南省公共服务查询